《水網如織》延伸閱讀3─「竣工式與北投驛」
〈北投停車場望向大屯山〉繪葉書,楊燁老師提供 北投驛(現北投捷運站)1901年竣工,至1916年浴場線通車,這裡作為進出北投的入口長達15年之久。1911年北投水道工程管線鋪設,自十八份水源地經溫泉場至車站前,最後於終點設置了一座噴水
〈北投停車場望向大屯山〉繪葉書,楊燁老師提供 北投驛(現北投捷運站)1901年竣工,至1916年浴場線通車,這裡作為進出北投的入口長達15年之久。1911年北投水道工程管線鋪設,自十八份水源地經溫泉場至車站前,最後於終點設置了一座噴水
策展論述 「勤洗手,戴口罩。」 這樣的呼籲在疫情影響下,比往常頻繁出現在你我生活之中,洗滌雙手消滅病菌,是根基於臺灣完善的自來水系統。而這一切的開始,起源於日治時期各地的水道建設,當時的水道分布不像現在涵
〈衛戍醫院北投分院明信片〉郵寄於1944年 楊燁老師提供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前身為衛戍病院北投分院,最初於1898年成立,早期作為慢性病患的轉地療養所,反映了北投溫泉最初是作療養使用。2010年出版的《修復再利用計畫階段成果報告書》指
轟隆隆的火車聲,列車不斷地移動,不僅載著旅客返家,也載著旅客遠行;流動的不僅僅是空間上的距離,更是時間上的記憶。 移動的漫漫時光中,「食」就成了很重要的一部分,無論是在臺小鋪買的冷飲點心,還是車廂內買的鐵道便當,都伴隨著人們的移動時光;本
新北投車站2021鐵道生活節-時光轉運站, 北投走運行程大公開,財運、幸福運、健康運通通來! 新北投車站2021鐵道生活節,還記得疫情前的那些美好時光嗎 ? 後疫情時代正式展開,新北投車站2021鐵道生活節:時光轉運站